- 首頁 >
永磁同步電機的結構
永磁同步電機的結構
永磁同步電機的結構相對緊湊且效,主要由定子、轉子和端蓋等部件構成。
定子結構
定子鐵心:通常由硅鋼片疊壓而成,以減少電動機運行時產生的鐵耗。硅鋼片具有良好的導磁性和電阻率,能效降低渦流損耗。
定子繞組:也稱為電樞,由導線繞成并固定在定子鐵心上,通常分為若干個相(如三相),以產生旋轉磁場。繞組的形式多樣,包括分布繞組、短距繞組等,以適應不同的電機性能需求。
機殼:作為永磁同步電機的外殼,通常由鑄鐵、鋁合金等材料制成,用于保護電機內部部件。
轉子結構
永磁體:由稀土永磁材料(如釹鐵硼)制成,固定在轉子上以產生磁場。永磁體的放置方式對電動機性能有很大影響,根據永磁體在轉子上的位置不同,永磁同步電機可分為突出式(表面式)和內置式兩種結構。
突出式轉子:永磁體位于轉子鐵芯的外表面,結構簡單,但產生的異步轉矩較小,適用于啟動要求不高的場合。
內置式轉子:永磁體位于轉子內部,啟動性能好,絕大多數永磁同步電動機都采用這種結構。內置式轉子磁路結構主要有徑向式、切向式和混合式三種,它們之間的區別主要在于永磁體磁化方向與轉子旋轉方向關系的不同。
轉子鐵心:用于支撐永磁體并傳遞轉矩,通常由鋼板或硅鋼片沖制后疊壓而成。
轉軸:連接轉子與負載,傳遞旋運動和轉矩。
其他部件
端蓋:用于封閉電機兩端,保護內部部件并支撐軸承。
軸承:支撐轉子的部件,分為滾動軸承和滑動軸承兩種類型,確保轉子能夠平穩旋轉。
永磁同步電機的結構緊湊、效率高、功率密度大、噪音低,因此在工業、交通運輸、航空航天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